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
新零售、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供应链、全球价值链等概念的提出,“数字化&智能化”将是供应链发展的核心趋势。
“大、智、物、云”以及5G技术的发展,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未来万物互联时代,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也将出现变革。
目前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存货融资三种模式,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未来在业务种类和金融工具的数量都将有较大突破,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需要,同时,能够基于产业链角度出发,通过创新发展出更高效、更全面的综合业务模式将成为供应链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供应链金融企业的融资对象范围和数量都将逐步扩大,如果仅仅为平台上的核心企业提供服务,业务量级将很难提上去。
短期来看,供应链金融行业较难出现大规模并购现象,笔者猜想各自为战的现象将继续发展,但行业内的企业合作将开始出现,并且由于供应链金融需要对行业有深入了解,跨行业、广覆盖短期内将不是供应链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金融机构信用评价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于核心企业,失信惩戒等机制尚未成熟。
未来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将会是一大趋势,当前主要以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的真实交易数据进行评估,未来将以更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如长期稳定的交易能否提前进行额度使用等等。
失信机制也将根据供应链金融企业所面向的不同行业形成不同的惩戒机制。比如普通行业一旦出现问题,金融机构可以方便快捷将货物处理收回款项。但部分行业如医药行业,货物存在特殊性,金融机构在处理货物时将面临没有渠道、难以定价等难题。
当前业务流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担保品相关风险等缺乏分类,风险评估缺乏科学评价方法。仅通过经验和行业的若干重要指标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
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金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融中占据重要位置企业较高的金融服务需求,未来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将成为行业的重中之重。
行业目前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投入不足,更重视业务种类的发展,但要更好的提升业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平台的信息技术建设将是重点部分。国外规模大、运作成熟、风险管理能力强的供应链管理公司都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