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的数字化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模式,正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2023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23年全年我国票据市场承兑贴现规模保持稳定。其中,2023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1.3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3.8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8.6万亿元,同比下降2.7%;贴现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1%。2023年,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21.3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3.1%,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0.7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5.9%。贴现的中小微企业32.0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6.5%,贴
现发生额17.5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3.6%。2023年是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十年的重要节点。十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10月11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5.0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同时,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更低。2023年前8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8%,较2017年累计下降3.1个百分点。
中国供应链金融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工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安全性,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中国供应链金融在数字化、普惠金融、合作共赢、风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供应链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深度融入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升风控水平和服务效率。未来将更加重视普惠金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更广泛的企业。供应链金融将更加注重合作共赢,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企业之间将加强合作,构建更加开放和共享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监控和风险防范,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未来中国供应链金融将更加国际化,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供应链金融走向世界。本次《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调研报告(2024)》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中国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现状、趋势及挑战,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学术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正在不断演进和壮大。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在被重新定义和重塑。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挖掘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进行全面调研。我们将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揭示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还将关注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参与方,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科研机构,探讨它们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和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我们相信,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发布,我们能够为各界人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的行业分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生凯发国际首页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