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近日,央广网携手中国银行走进多家制造业小微企业,追随它们的发展轨迹,近距离探察金融活水流经时的律动,感受经济更细致的脉搏。
种下一颗种子、浇上水,静待它破土、抽芽,直到绿荫参天。这是我们对小微企业的美好期待,也是愿意在它全生命周期一路相伴的坚定初衷。
在山西晋城这片土地上,这座曾以煤炭等传统资源行业为主导的城市,近年来孕育出一片播种新兴高科技产业的良田——光机电产业园,正持续散发着盎然活力。
光机电产业是指光学、机械和电子三个领域的交叉应用与融合,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领域,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制造、能源和环保、军事等领域。近年来,光机电产业正逐步成为晋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位于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机电产业园内,入驻了以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三条特色产业链为主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种子,有树苗,也有大树。
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批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之一。该公司是一家RGB封装产品的生产供应商,立足于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目前主要生产RGB-2020、RGB-1515等产品,主要应用于LED显示屏领域。
中国银行山西省晋城市分行积极融入当地光机电产业发展大局,以普惠金融为纽带,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据晋城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主任侯凯凯介绍,从初创期的风险投资,到成长期的贷款支持,再到成熟期的并购融资,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痛点,晋城市分行提供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和一站式服务,用金融活水不断呵护产业成长。
“中国银行创新了担保方式,以我们公司名下21项发明专利为质押担保发放贷款980万元,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线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真正把我们的‘知产’变成了‘资产’。”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表示。
目前,中国银行已创新推出“中银知贷通”“科贷通宝”等专属授信产品,累计为山西光机电产业等新兴产业投放贷款数十亿元,支持了数百家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副眼镜、一台电视、一架飞机、一座桥梁,从生活消费品之微末,到重工业产品之庞巨,都离不开被称为“工业之米”的紧固件。一般而言,紧固件指的就是有国家标准的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栓、螺柱、螺母等多种类别,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电器、机械等行业。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素有“中国紧固件之都”的称号,发展60多年来,紧固件已经成为永年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邯郸市唯一一个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地方特色产业。目前,永年区紧固件产业在全国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8%,汇聚了约3.2万家市场主体,带动从业人员34万人。
近年来,永年区紧固件产业发展加速、标准升级,原有厂房设备已无法满足需要,企业的设备更新需求越来越多,但很多企业受流动资金限制,设备始终无法更新。
方思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总经理闫宇鹏表示,永年区紧固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并不算大,生产型企业平均净利润率有10%左右,销售型只有约6%。再加上小微企业融凯发国际首页资渠道有限,很多与方思紧固件类似的企业不得不放弃设备更新。
就在闫宇鹏一筹莫展之际,中国银行通过集群准入和定制化贷款方案向他伸出了援手。通过对厂房设备进行抵押,方思紧固件成功获批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随着1000万元贷款落地,我们的厂房里再次响起了机器轰鸣声。中国银行送来的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设备更新难题,也让我们的经营重新焕发生机。”闫宇鹏开心地说道。
永年区紧固件产业的发展难题也在金融力量推动下逐渐解决。中国银行河北省邯郸永年支行行长程利坤介绍,针对永年区紧固件产业的发展困境,永年支行组建成立“普惠金融突击队”,通过集群式授信准入开辟绿色通道、快速放款,并持续走访调研、优化现有方案,进一步为企业提额、减费。
中国银行全面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短短几个月内,永年支行已触达紧固件企业1200多家,累计实现授信批复2亿多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在我们熟悉的陆地上,机器人的身影越来越常见。但你可曾想象过,在那深邃神秘的水下世界,也有着一群“钢铁卫士”在默默工作?广东东莞的这家水下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就为我们打开了这扇通往水下科技世界的大门。
广东蓝潜海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水下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平台,建立起水下先进装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全球能源、水务及防务领域提供先进的水下智能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广东蓝潜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刚毅提到,近年来,水下智能装备市场快速壮大,该公司订单量激增,急需资金扩充产能。
中国银行广东省东莞分行在对接该科技公司过程中,获悉上述资金需求情况,随后立即与企业落实上门服务,经过多次深入交流与考察,迅速为企业量身定制科技成果转化贷服务方案。
中国银行广东省东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主任彭珲介绍:“该企业虽然已经获得多支风投基金投资入股,但仍需银行融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我们联合松山湖天使基金和东莞市科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创新服务模式,落地首笔‘投、担、贷’一体化授信业务,为企业提供了800万元科技贷款。”
“中国银行的金融支持及时解决了公司的流动资金难题,帮助我们在水下智能装备领域持续创新,把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里带到‘生产线’上。”胡刚毅感激地说道。
据了解,中国银行已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专班”,接连落地千企万户大走访、优化信贷审批权限、推广供应链金融和知识产权质押产品等措施,统筹全行资源,确保金融资源直达小微企业。
2024年,中国银行普惠金融持续增量扩面,为超过4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60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9.63%、39.62%。
目前,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3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当我们迈开双腿踏上行路,脚下丈量的是小微企业成长中的热忱和坚持,眼中看到的是它们汗水滴落后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追寻小微企业那一抹微光,金融永远在路上。
近日,央广网携手中国银行走进多家制造业小微企业,追随它们的发展轨迹,近距离探察金融活水流经时的律动,感受经济更细致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