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凯发创造未来赢家

青岛银行获20家机构调研:2024年本行子公司青银金租正式完成首轮增资扩股资产总额超185亿元净利润增幅超40%(附调研问答)k8凯发官网入口
青岛银行获20家机构调研:2024年本行子公司青银金租正式完成首轮增资扩股资产总额超185亿元净利润增幅超40%(附调研问答)
发布时间:2025-04-11
  青岛银行002948)4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4月9日接受20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吴显明行长介绍我行2024年度业绩情况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青岛银行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服务实体经济,立足本地特色化经营。2024年,是青岛银行三年战略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向广

  青岛银行002948)4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4月9日接受20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吴显明行长介绍我行2024年度业绩情况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青岛银行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服务实体经济,立足本地特色化经营。2024年,是青岛银行三年战略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向广大投资者交上一份精彩答卷。下面我从业绩、结构、质量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青岛银行2024年的经营情况。(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青岛银行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经营业绩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24年末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资产总额约6900亿元,贷款总额突破3400亿元;总资产、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分别增长13.5%、11.9%、13.5%,实现稳健增长。2024年,我行积极应对息差收窄等经营挑战,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全面深化降本增效,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20.2%;2024年净利差1.76%、净息差1.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近年来盈利能力呈稳步提升态势,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处于行业前列。(二)客基夯实结构优化近年来,青岛银行持续夯实客群基础,优化业务结构。公司端,以行业专精和产品创新为抓手,分层经营客群,公司客户总数27.5万户,增长12.18%。零售端,聚焦社区、惠农、代发等场景开展体系化客群经营,借记卡客户601万户,增长6.05%。我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强化线上渠道建设,推动客群结构优化,金融资产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零售客群达42.7万户,增长9.51%。我行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引导存款期限结构调整,有效压降存款成本,2024年存款付息率为2.0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三)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我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控三道防线高效运行,保障资产质量稳步提高。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严格执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2024年不良贷款率1.14%,下降0.04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率连续七年下降。“不良+关注”贷款率1.7%,下降0.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关注率连续六年下降,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同时,拨备覆盖率连续提升至241.32%,比上年末提高15.3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逐年增强。(四)集团协同多元发展公司板块方面,我行聚焦优质客户的获取和经营,打造战略客户“首问行”、价值客户“主办行”、基础客群“主结算行”,客群基础不断夯实;以客群建设夯实存款基础,推动公司存款稳存拓新,公司存款达2,122亿元,增长7.6%。不断完善经营策略,做大结算资金,压降高成本存款,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公司存款平均成本率1.71%,较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紧盯重点领域项目,围绕五篇大文章,发力八大赛道,优质制造、公用事业、海洋经济等领域信贷投放全面提升;我行持续探索专精模式,开展“一域一策一县一品”专项活动,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打造专属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024年末公司贷款(含贴现)余额达2,624亿元,增长18.7%。我行交易银行业务打造“青银汇通”“离岸汇通”等线上化产品,为客户提供本外币、离在岸、表内外综合化金融服务。2024年,我行交易银行客群实现快速增长,国际结算量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均位居省内法人银行首位。零售板块方面,我行开展体系化客群经营。针对社区客群,围绕“幸福陪伴”品牌开展系列活动;针对惠农客群,创立“幸福乡村”品牌,推广非金融服务场景;针对代发客群,发行专属产品提升客群贡献度,客群经营成效显著,零售客户在本行保有资产规模达3,459亿元,增长9.1%。零售存款规模持续增长,达2,198亿元,增长16.6%;及时调整定价策略和产品发行节奏,有效压降高成本存款占比,存款结构进一步优化,零售存款平均成本率2.46%,较上年下降0.18个百分点。我行持续丰富产品体系,探索特色发展,积极开展互联网贷款战略转型,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风控手段进行产品创新,推出特色自营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青易融”;个贷产品围绕“拳头与特色”“孵化到集群”的策略,不断推动拳头产品“房抵快贷”抢占市场,个人经营贷款达110亿元,增长7.0%。金融市场板块方面,我行优化交易策略,加强市场研判,自营投资量质齐升,集团自营投资规模达2574亿元,增长14%,其中债券投资增长19.4%,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增长26.7%。我行资产托管业务持续完善“承、投、销、托”联动机制,资产托管规模超1,450亿元,托管产品合计420只,涵盖公募基金、理财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类型,托管专业能力得到市场认可。投行业务发挥在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方面的专业优势,业绩再创新高,债务融资工具发行982亿元,承销额度481亿元,增长59.8%,全口径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排名山东省第二,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排名山东省第一。我行子公司青银金租重点开展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等租赁业务,总资产达到186亿元,实现净利润3.51亿元,增长40.2%;青银金租秉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理念,在坚持立足本地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全国性牌照价值,对省外业务积极探索,全年新增业务覆盖省内16地市及全国19个省及直辖市。青银理财产品体系持续优化,渠道拓展卓有成效,行外代销渠道已达90家,较上年末翻倍增长。2024年度,理财手续费收入对集团手续费收入的贡献达46.6%,贡献度持续提升。(五)笃行实干行稳致远2025年是青岛银行三年战略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继续在三年战略规划指导下,按照“专业提升、数智赋能、体系优化、特色驱动”的经营指导思想,全面提升专业化、数智化、体系化、差异化、特色化五项能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笃行实干,扎实做好战略规划收官工作,努力为客户、为投资者、为社会交出满意的答卷!二、互动交流环节

  问:祝贺青岛银行在三年战略规划的关键一年取得了优秀的业绩。目前银行业之间竞争也很激烈,如何看待青岛银行相较其他银行的竞争优势?

  答:感谢对青岛银行经营业绩的认可,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您的问题。经过多年稳健经营和不懈努力,青岛银行已经逐渐建立起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司治理优势、综合化经营优势、特色化经营优势和资产质量优势。第一是公司治理的优势。本行已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机制,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有力的保障了顶层设计的有效性。作为治理核心的董事会运转顺畅高效,议事效能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战略引领、防控风险的核心作用。创新完善董事会专委会运行机制,有效发挥专委会对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支撑。激发独立董事履职的主动性、能动性,本行积极创造便利条件,为独董合规履职提供保障。公司治理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各主体授权的范围、行权的监督规范透明,这些都为本行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治理保障。第二是综合化经营的优势。本行具备多元化的牌照资质,与青银理财、青银金租两家子公司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已形成以银行业务为主体、多种经营业态并存的发展格局。2024年,本行子公司青银金租正式完成首轮增资扩股,资产总额超185亿元,净利润增幅超40%;青银理财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代销渠道建设成效显著,行外代销渠道已达90家。本行为山东省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山东省唯一具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2024年全口径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排名山东省第二,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排名山东省第一。本行依托集团化协同发展与丰富的金融牌照优势,不断加强在金融市场、托管、投行、理财、融资租赁等方面的业务联动,持续以专业性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综合化经营能力持续加强。第三是特色化经营的优势。一是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决策敏捷灵活。本行立足青岛、深耕山东,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决策链条短、审批速度快、经营效率高的优势,可以敏捷灵活地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一揽子金融服务。二是以服务促进发展。青岛银行“青馨服务”行业领先优势不断强化,创建“幸福邻里”社区金融服务品牌,坚持服务温馨的发展特色,用服务创造价值。三是立足本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本行聚焦蓝色金融、绿色金融,打造“绿金青银”特色品牌;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优化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全方位服务各成长阶段科技企业;开展“一域一策、一县一品”专项活动,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打造专属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第四是资产质量的优势。本行坚持合规为先,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三位一体风险监测体系,实现风险识别、分析和管理有效联动。在坚持集中统一授信管理的基础上,本行不断优化审批机制,建立独立审批人机制,完善授信业务全流程时效管理,保障资产质量稳步提高。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14%,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年末的不良贷款率连续七年保持下降趋势;拨备覆盖率241.32%,比上年末提高15.36个百分点,年末的拨备覆盖率连续五年保持上升趋势。总的来说,过去两年我们在三年战略规划的指引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全面开展降本增效,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积累了一些竞争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战略规划指引的方向继续稳步前进,做好本轮规划的圆满收官,同时将基于对宏观经济、行业趋势以及客户需求的深入研判,编制完成新一轮三年战略规划,赓续“创·新金融,美·好银行”发展愿景,完善战略管理各项体制机制,保障战略规划有效落地,不断地巩固和扩大我们的竞争优势。谢谢!

  问:恭喜青岛银行在2024年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取得不错的业绩,实属不易,展望2025年,青岛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有哪些变化?

  答:首先谢谢您对我行去年业绩的认可。2024年青岛银行按照“深化战略、强化特色、优化机制、细化管理”的经营指导思想,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经营业绩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25年,青岛银行将按照“专业提升、数智赋能、体系优化、特色驱动”的经营指导思想,确保全面达成年度经营计划,推动战略规划圆满收官。专业提升方面,我们将持续提升产品创设、业务营销、综合化服务等专业经营能力,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加强风险管理、考核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支持作用,带动全行经营高效稳健开展;充实科技支持、运营管理、服务保障等专业支撑力量,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数智赋能方面,我们将坚持智能优先、移动优先的总体目标,聚焦营销、风控、运营、协同办公四大数智化体系建设,系统提升全行科技研发水平,夯实数据质量、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倾斜资源强化智能技术应用,提升科技赋能效果。体系优化方面,我们将围绕“十大体系”建设深耕细作。其中经营类体系建设方面,将完善产品体系,加大产品打磨和创新力度;升级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和客群经营效率;优化运营体系,保障业务稳健运行;强化风控体系,夯实发展根基。在管理类体系建设方面,将一体加强组织体系、财务体系、信管体系、办公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实现专业队伍的精雕细琢、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经营管理的精抓细管。特色驱动方面,将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海洋经济、养老金融、优质制造、公用事业、乡村振兴等“八大赛道”开展差异化经营,同时在科技、绿色、蓝色海洋、综合化经营以及温馨服务和慈善公益等六个方面,建立业务长板、树立品牌形象,形成特色经营优势。2025年,青岛银行将全面提升专业化、数智化、体系化、差异化、特色化五项能力,我们的团队会继续努力、扎实地工作,书写具有青岛银行特质的高质凯发国际官网量发展答卷。我们有信心用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来回馈广大的投资者,回馈社会,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青岛银行。谢谢!

  问:想请问2024年青岛银行如何应对息差收窄?以及如何看待后续的息差走势?

  答: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关于息差的问题。2024年,本行集团净息差为1.73%,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让利实体经济大背景下,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应对息差收窄,本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贯彻高质量发展战略。在考核和资源配置方面突出营收、利润,而不是规模,通过强化存贷利差、中收占比、经济资本回报率等考核,落实质效优先理念,减缓息差收窄幅度。二是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高收益资产在生息资产中的比重,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对重点地区、优质客群增加信贷投放。2024年客户贷款总额增长406亿,增幅13.53%,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科技、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幅超过30%,提升了资产收益水平;三是着力压降负债成本。优化大类负债结构,保持存款占比处于较高水平;加强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适时适度降低利率;做好高成本存款量价管控,引导存款期限结构调整;运用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现金管理等工具,增加活期存款、结算性存款占比,降低负债成本。2024年,本行公司存款平均付息率1.71%,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零售存款平均付息率2.46%,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四是充分发挥多牌照优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市场、理财子、托管、投行等业务协同,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增加轻资本收入,中收占比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当前形势下,贷款需求相对偏弱、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将在2025年持续显现,展望2025年,预计整个行业净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但从负债端来看,成本预计也会进一步下降,各行加强负债成本管控的效果也在逐步显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谢谢!

  问:我们看到2024年青岛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同样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业绩,想请管理层介绍下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金市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的联动打法。

  答:感谢您对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认可。我行金融市场业务充分发挥区域法人银行灵活高效的禀赋优势,通过“投行+销售+做市”模式,以销售和做市促承揽、以交易和投研促销售,全面打通投行、销售、交易、研究、托管等业务,形成以自营投资及同业业务为核心,以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为保障,资格牌照齐全、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专业经营条线年,金融市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13亿元,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21.58%。自营投资业务方面,2024年我们持续优化投资交易策略,加强市场研判,精确择时,灵活调仓,提升资产投资效益,同时保证负债端和资产端相匹配,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2024年末自营投资达2,573.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6.10亿元,增幅14.00%,其中债券投资1,984.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2.80亿元,增幅19.43%。2024年实现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20.4亿元,同比增长26.71%。资产托管业务方面,我行紧抓市场发展机遇,持续完善“承—投—销—托”联动机制,充分利用集团协同优势,各业务板块共同打造同业合作模式与展业场景,托管规模持续增长,实现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末,资产托管规模1,450.12亿元,托管产品合计420只,涵盖公募基金、理财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资产证券化、资金保管等类型,产品谱系日臻丰富,产品布局合理均衡。本行将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作为战略级业务,落地公募基金产品11只,合计托管规模325.61亿元,托管专业能力及服务水平得到市场高度认可。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我行积极发挥在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方面的专业优势,打造复合型“投行+商行”的综合经营模式。2024年,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为982.23亿元,承销额度为480.56亿元,增幅59.82%;全口径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夺得山东省第二名,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排名山东省第一,承销产品只数和服务发行人数量均排名山东省第一。我行金融市场业务始终与传统对公存贷款业务保持高效联动,以企业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投贷联动、投存联动,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投贷联动,本行推进企业客户统一授信,逐步由业务推动授信向主动授信变革,合理分配用信渠道,推进投资业务与信贷业务联动,为省内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投存联动,通过与分支机构联动营销,对公司存款拉动形成有力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投资业务发掘新客户,拓宽企业客群。三是承销业务联动,承揽承销端可以通过债券发行为企业客户在全国范围内寻求资金支持,自营及理财投资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发行业务形成保障,同时有助于分支机构在业务承揽方面获取新的企业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创新业务联动,本行具有齐全的金融市场业务牌照,可以为客户提供债券发行、信用缓释凭证创设等融资及增信服务,提供远期结售汇等风险对冲工具,以及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产品等,为公司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谢谢!

  问:贵行近几年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如何展望2025年资产质量情况?下一步主要关注哪些领域的资产质量?

  答:(1)资产质量谢谢您的提问。2024年,本行持续加强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管控,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持续稳中向好,截至2024年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14%,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1.32%,较年初提升15.36个百分点,本行资产质量指标近年来持续保持良好态势。2025年,本行将强化风险防控,规范经营管理,坚定执行城投平台和房地产授信策略,推动制造业转型纵深推进,深入推进产品创新、授信资产结构转型、授信后管理及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业务领域、重点风险大户还本付息跟踪管控,有效预防资产质量劣变风险。预计今年我们资产质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2)下一步主要关注的资产质量领域一是关注信用卡业务。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债务人还款能力改善尚需时间,早期延滞指标一定程度上升;受信用卡监管新规影响,信用卡整体结构调整,对新户获客及规模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二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的小微企业贷款,该部分传统行业小微企业相对比较集中,自身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存在风险延迟暴露的可能。三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及住房按揭贷款,企业经营的压力通过降薪、裁员等向广大从业人员传导,同时受市场的影响,导致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和意愿有所下降。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将紧盯重点领域,持续强化风险形势的研判,开展多领域凯发国际官网多维度风险排查,同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综合运用自主清收、司法处置、核销、转让等措施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以确保我们行资产质量平稳可控。谢谢!

  问:我们关注到青岛银行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想请管理层简要介绍市值管理的相关措施。

  答: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下您的问题。我们近期制定并披露了《青岛银行估值提升计划》,这不仅是满足监管要求,更是我们实实在在地推动投资价值合理反映本行公司质量的计划和举措,这里向大家做简要介绍。首先,我们认为,市值管理的本质是让市场充分认可公司的内在价值,并通过持续的价值创造和有效沟通,实现市值与公司价值的动态平衡。因此,市值管理的核心是要提高我行自身的内在价值,要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真实的业绩与成长潜力是市值管理的根基和主要抓手。2024年青岛银行在业务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员工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说公司内在价值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抓好管理、做好经营、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用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来回报广大投资者。其次,我们要在立足提升公司价值的基础上,依法合规运用各种措施来传递和提升我行的投资价值。在工作机制方面。我们制定了《青岛银行市值管理办法》明确了董事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各部门的职责,制定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监测预警管理办法》,强化对股价异常波动及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应对。在投资者回报方面。我们制定并披露了《青岛银行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约定每年以现金方式向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可分配利润的20%。我们将在综合考虑盈利情况、资本充足水平、监管指导意见和业务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增强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合理规划现金分红的频次和比例,增加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方面。我们会持续坚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通过发布业绩快报、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社会责任报告、一图读懂解读等方式,有效传递我行投资价值。青岛银行已连续7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连续4年在深交所考核中获评最高评级A级。同时,我们会持续完善与各类投资者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者说明会、业绩路演和反向路演、投资者热线、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投资者开放日及闭门会议等。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老朋友,我们过去与各位在青岛或其他城市有过多次深入交流,今年我们会一如既往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各类投资者保持密切沟通。我们希望与市场保持深度沟通、透明沟通、双向沟通,倾听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策略,拓展资本市场朋友圈。青岛银行市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支持、推介青岛银行,提升各类投资者对我们公司价值的认知,从而推动市值与公司内在价值长期匹配。谢谢。

  问:当前银行业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模型的创新应用,请问青岛银行在AI领域有哪些具体规划和实践?

  答:感谢您的提问。青岛银行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特别是大模型在业务与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成立AI专题研究小组,制定了《青岛银行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明确了本行AI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场景应用方面,本行自主研发智能办公场景的大模型应用“星辰助手”,在报告撰写、文档解读、知识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化服务,有效提升员工办公效率与协同能力。同时,积极推动AI在营销、风控、运营、科技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依托大模型开展客户画像分析、精准营销和个性化产品推荐,提升营销效果;打造“大模型信贷助手”,覆盖报告自动生成、审批智能辅助与智能决策功能,提升审批效率和风控精准度;运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创新实现影像辅助审核和语音质检;推动AI技术在代码开发、测试和运维场景的应用,提升研发效能。模型选择方面,本行采用开源基座模型为主力模型,结合多年积累的小模型,构建智能、灵活、适配度高的解决方案。算力布局方面,本行以推理算力为主,采用采购与租用相结合的方式,既保障成熟AI应用的稳定运行,又快速支持多场景的创新试点。数据资产方面,经过持续数据治理,本行已形成丰富的数据资产储备。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专有数据挖掘,融合AI技术,创造数据和AI驱动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青岛银行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优势,积极顺应监管要求与政策导向,稳妥推进AI创新应用,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强化风险管控,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