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贵阳分行通过“酒粮贷”实践,探索出“特色产业+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山地特色农业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贵州作为全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酱酒上下游产业产值超3000亿,是贵州省发凯发国际首页展的首位产业。本地的红缨子糯高粱(小红粮),是酿造高品质酱酒的关键原料。其独特的籽粒特征和高支链淀粉含量,完美契合酱酒“12987”传统酿造工艺,成就了贵州酱酒的卓越品质。当下,贵州红粮种植面积超260万亩,产值超60亿元,在全国酱酒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光大银行贵阳分行深知产业根基的重要性,组建团队深入农村。他们走进种植基地,穿梭于田间地头,认真学习红粮的播种、管护、收割、晾晒等生产环节。为准确辨别红粮品种和鉴定品质,团队不仅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教,还邀请农业专家授课。经过学习,年轻客户经理从 “五谷不分” 成长为红粮“小行家”。
与农民交流过程中,分行了解到红粮种植优势明显。其耐旱、耐瘠、抗逆性强,田间管理轻松,且收购价格可观。一亩地平均产红粮600斤左右,保底收购价每斤3元,实际收购价约3.5元,农民每亩收入超2000元。在地方政府、合作社和核心酒企推动下,红粮产业走向订单化、规模化、标准化,农民不愁销路,种植积极性高涨,红粮种植成为富农产业,助力众多农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
然而,红粮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每年8-10月红粮成熟的收购高峰期,红粮供应商面临巨大压力。他们需大量现金向农户收粮,以保障酒企“重阳下沙”,但因缺乏合格抵押物,或融资流程繁琐等问题,难以获得传统信贷资金支持。即便有银行提供少量信用贷款,也只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供应商只能寻求高成本资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面对这一困境,光大银行贵阳分行深入调研,梳理产业链条核心与风险要点。结合核心酒企订单,匹配专业贸金方案,运用数字化监管手段强化风险管控,推出“酒粮贷”供应链融资方案。该方案有效解决了各方难题,农民不再担心粮食滞销,供应商无需为抵押物发愁,酒企也能稳定获取优质红粮。同时,银行与核心酒企的合作更加紧密,在商业谈判中更具话语权,为拓展酱凯发国际首页酒产业相关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4年末,“酒粮贷”业务累计投放近15亿元,服务30余户红粮供应商,惠及农户超10万户。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2023年该业务荣获仁怀红缨子高粱协会“供应链服务奖”。还入选了光大银行总行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公司金融营销最佳实践案例》优秀案例。同时入围总行普惠揭榜挂帅创新产品,获“总行交易银行场景金融优秀案例”称号。
通过“酒粮贷”业务,我们得到几点启示:一是产融深度结合,金融服务必须扎根产业链关键环节,不仅考虑种植端,还要考虑收购端和生产端。二是为企业稳链降本,该业务稳定了酒企供应链,降低酒企采购成本,有力助推实体经济。三是风险防控创新,通过“订单数据+物联网监控+定向支付”构建三维风控体系。四是多方协同机制,银行主动对接政府产业规划,与龙头企业共建信用评估体系。五是人才能力重塑,培养既懂产业又通金融产品的复合型团队。
光大银行贵阳分行积极践行央企担当,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未来,贵阳分行将继续立足本职,深耕乡村振兴领域,为贵州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让小红粮在金融助力下,发展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大产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